top of page

【星洲日報專欄】貓記刀麻切

客家移民許發強在貞德隆新村經營一家刀麻切,許發強是男人嗎?不,不是,是女人。她先生廖炳鴻嫌這名字過於男子氣概,要大家改喊她「許強妹」。 然而名字還是有個「強」字,她果不負其名,展現強韌的生命力。早年一些村民在村子口聚賭,許發強見機不可失,提了刀麻切到現場兜售,沒想到不一會兒工夫便鍋空見底,建立了美味的好口碑,刀麻切逐漸成家中經濟支柱,如今雖已是佝僂老婦,仍愛操持店務,忙裡忙外。

她說,「我74歲,負責熬湯頭、我先生77歲,負責製麵。」我心想,這真是人間鴛鴦,相依白頭。廖炳鴻坐在手動壓麵機前,靠手轉動滾輪碾壓麵片,調整軟硬與厚薄度,然後將麵片像紙張那般對摺兩次,隨興地切了起來,麵條雖粗細不一,但那可就是人味兒了。許發強添柴熬湯,江魚仔價格越來越貴,為了證明所言不假,她掀了鍋撈湯料,說明真的只用江魚仔熬湯。

夫妻製麵熬湯、女兒廖玉鳳負責煮麵,這碗刀麻切就是一家人的心血結晶。湯清甘美,麵條略硬,頗有嚼感,摻入新鮮樹仔菜,菜綠麵白,加上任人取用、當日現炸豬油渣與蔥酥,居畫龍點睛之要,吃入口的是一種珍貴的簡樸。 刀麻切中的「刀麻」是客家話中「大刀」之意,刀麻切指的也就是刀切麵。為什麼要用大刀呢?當麵疊得又厚又硬,加上大刀的重力始能切透,不過一般家庭份量少,使用家常菜刀即可。至於刀麻切與板麵的分別,一說在家中吃的稱「刀麻切」,後來有了店家專賣才稱為「板麵」;一說用擀麵棍或玻璃瓶擀的稱為「刀麻切」,用機器碾擀的麵便稱為「板麵」。我認為說法雖有差異,然而兩種說法不僅不衝突還不謀而合——一般家庭的用麵量少,多純手工擀壓麵糰;一到開店規格,用量變大,便逐漸改以機器碾壓,符合「板麵」興起的背景。

但無論刀麻切還是板麵,同樣都脫離不了刀切麵的型態,刀切麵算是一種普遍且簡易的製麵法,只是各自麵體配方不盡相同,像中國山西的關鄉大刀切麵、刀撥麵,陝西銅川的大刀麵,或是日本的手打烏龍麵、蕎麥麵等。而既是刀切麵,刀就成了重要的道具,山西的刀撥麵使用的刀有雙頭柄,雙手執刀,下刀斷麵同時將麵往前斜撥,功力好的撥得又快又遠,麵條便能直接躍進滾水裡煮。至於陝西大刀麵的刀真的很大,長76公分、重6公斤,右手執刀、左手推進,此刀不殺人只殺麵。

刀麻切原是家常菜,似乎約定俗成以江魚仔熬湯底,放入樹仔菜與麵條同煮,若沒有樹仔菜就改用莧菜或其他較耐煮的菜,或摻木耳絲或冬菇等,各家不同。隨著經濟條件改善,人們對食物有更多選擇,就漸漸少吃簡樸費事的刀麻切了。然而另一方面,板麵卻開始在茶餐室裡活躍起來,朋友告訴我,過去新村裡沒人賣板麵,但自二、三十年前開始,家鄉怡保的新村裡,每家茶餐室都賣板麵,「但那板麵是直接向工廠進貨,麵糰是機器擀的,麵條也是機器切的,完全沒有麵粉味,疲軟而無嚼感,還有的麵條是圓的!」

廖玉鳳私下告訴我,父母年事已高,弟弟若不回來接班,自家的刀麻切就要成為絕響。一想到坊間板麵或許不會消失,然而從家人手上透出的溫暖味道卻恐怕不再,「他不回來嗎?會回來吧?」我焦急地問。「應該會吧。」她的聲音顯得有些小。

INFO

電話:016-511-2138

時間:08:00~16:30(不定休)

價格:刀麻切(小)RM2.7、(大)RM3.0 地址:NO.67,Kampung Baru Chenderong,31000 Gajah,Perak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