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夏日裡不一般的江浙餐宴
台北今年夏天熱得難耐,食慾乏力,然而一到點水樓大直店,見到餐宴滿是應景菜就心花朵朵開。 吃江浙菜,我最期待的就是盆頭菜,像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,比起菜單上已經拍板定案的老扣扣大菜來說,更具有期待性。這次端上桌的#子薑煙燻肉、#觀音山涼筍、#蟲草花拌半天花...


走入有蘇餅的中秋節
有次看英國喜劇〈豆豆先生(Mr.Bean)〉,豆豆習慣早餐要喝咖啡,不過一天上班快來不及,然而又不想錯過咖啡,他想到一個變通的方法,就是把即溶咖啡包倒進嘴裡,然後再喝一大口水漱一漱,就此解決。 在吃月餅時,突然想起這個情節。我今年有了一個三合一的初體驗:一是蘇式月餅、二是熱...


溫度X時間,玩火的男人
FirePlay直火餐廳的Chef Nick手持扇子行走於廚房。餐台上插著寫上「#火的用心」的扇子,他每年換一把新扇,桶裡插著兩把褪色破損、一把還嶄新火紅,總共三把扇子,「已經三年多了啊!」我內心浮出這句話。 我曾在FirePlay開幕時造訪,當時他跳離法式精緻餐飲的軌道,...


台味標幟的江浙菜
這次參加點水樓南京店的春季新菜發表,在點水樓幾次用餐經驗下來,我看見它的江浙菜,似乎脫離中國江浙地區,走到一條屬於台灣人的江浙菜路上。 廚師經常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菜發表,菜色既然要求新求變,首先是變得不一樣,其次是變好,先求有再求好。...


以前檯為舞台、廚房為後盾的方蒔
2023年新開幕的餐廳the Front House方蒔,讓高雄的餐飲市場越來越精彩。 主廚蔡中和與餐廳經理陳玉錡 Kiky,兩人既是工作夥伴也是夫妻,同時任職過高雄 Pasadena 法式餐廳、高雄 CHA CHA TAPAS BAR與高雄 STAGE 5...


江浙菜在台灣
#江浙菜 在台灣大概「流行」了兩次,一次是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,許多黨政軍高層為江浙背景,江浙餐廳於1960年代蓬勃發展,據說當時上江浙餐廳吃飯是身份地位的代表。 第二次約莫在2000年開始,許多前進大陸的台商,免不了到金融之都的上海去應酬,返鄉後,難忘上海菜滋味,當時多...


法租界的水
這是我第一次去法租界,我發現有四項特色: 1.會隨著菜色更替而換不同的飲用水的創意菜餐廳。 2.人數與價位上都很靈活的私廚。 3.雞湯果然名不虛傳。 4.使用的多是江湖上響噹噹的知名食材。 雖然知道品水甚至品水師這門專業,進到台灣已有數年時間,不過很少遇到餐廳會在一套套餐裡...


HEIYAO Bistro
日前(2023年2月17至2月20日),L'Atelier par Yao 的Chef Yao,邀請了他在法國米其林一星餐廳Restaurant Frenchie工作時,相識的日籍廚師Chef ONODA Yohei,舉辦了餐廳L'Atelier par...


鰻魚釜飯的背後
大家可能都聽過一個道理,在產地一定能吃到食材,但不容易吃到最好的食材。舉例來說:在基隆可以吃到魚,但高品質的魚,就要到台北的高級餐廳才吃得到。 想喝最好的咖啡,不是到咖啡原產地,而是到標下這些厲害咖啡豆的美國、日本或台灣。台灣雖然盛產芒果,不過不容易吃到外銷等級水果,一級水...


燒肉風間升級了
朋友相約到燒肉風間,入座不久,店員送上他極力推薦的奶油啤酒。猛一看像是完美三七比綿密泡沫的黑啤,事實上是一款無酒精調飲。厚厚奶蓋偽裝成啤酒泡沫,啜飲一口,是帶有檸檬皮屑香的鹹味鮮奶油,底下則是類似麥根沙士的氣泡飲,在嘴邊形成弧度優雅的白鬍子。...